在日前召開的以“能源革命 國際合作”為主題的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上,來自國內外能源領域的專家、學者以及從業人員走進能源大省山西,聚焦這里的能源革命及轉型發展。論壇期間,山西省能源局黨組書記、局長王啟瑞做客新華訪談,解碼能源革命的“山西實踐”,和山西推進能源低碳發展的“規劃圖”。
我們堅定走煤炭“減”“優”“綠”之路,推進煤炭開采利用方式變革。山西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,大力發展優質產能。扎實推進26座高產高效礦井產能核增,國家已批復14座,核增能力2890萬噸。截至目前,全省先進產能占比達到68%。
在推動煤炭綠色開采過程中,山西探索推廣煤矸石充填返井、保水開采和煤與瓦斯共采等綠色開采技術。目前,明確了10座省級綠色開采試點煤礦。
同時,我們還制定出臺《關于全省煤炭洗選行業產業升級實現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起草《山西省煤炭洗選行業標準化標準》,從源頭減少煤炭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。
在推進電力建設運營體制變革中,山西擴大晉電外送規模,加大不達標煤電機組關停淘汰力度等。今年1-9月份,全省凈輸出電量722.38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6.18%。
在發展“煤電網聯動”中,我們推進呂梁局域網建設,制定了《關于推動全省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指導意見》,推動煤炭電力產業協調發展。
山西還構建了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,推進新能源可持續發展模式變革。截至今年9月底,全省新能源裝機達到2447萬千瓦,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,為能源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此外,我們在加快煤層氣產業規模化發展、實施節能降耗和能源清潔利用、推進清潔取暖、開展能源對外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效。
具體來說,就是要把握煤炭綠色安全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兩個關鍵,優化存量資源配置,擴大優質增量供給,實現煤炭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。
山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堅持化解過剩產能、促進煤炭經濟平穩運行、實現行業脫困發展。
就目前而言,在供給方面,2016-2018年山西省內(不含央企)關閉煤礦88座,退出產能8841萬噸,退出總量全國第一;今年退出產能2325萬噸;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“十三五”去產能目標任務。全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前實現了2020年要達到2/3的目標。
同時,山西集中布局建設晉北、晉東、晉中(南)三大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,一批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氣、煤制烯烴示范項目建設取得成果。
近年來,山西新能源發展正在發生從快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,新能源占全省電力裝機比重不斷提升,推動了山西能源革命。
截至今年9月底,全省光伏裝機達到1001萬千瓦,風電裝機達到1178萬千瓦,風電、光伏裝機雙雙突破千萬千瓦,成為山西省第二、第三大電源。
我們將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,推動風電、光伏發電平價、競價項目健康發展,開發推廣地熱能清潔低碳、高效循環利用。同時,山西規劃新增數十個生物天然氣項目,推進生物質發電、生物天然氣建設。目前,11個地市建成區全部實現垃圾焚燒發電無害化處理。
此外,山西將打造焦氫共贏、風光制氫、優化消納,能源交通、氫儲覆蓋的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格局。具體要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(風電+制氫、光伏+制氫),推動加氫站、柴轉氫、氫燃料汽車產業加快發展,探索煤制氫+CCS(二氧化碳捕集封存)等低碳高效技術,布局制氫、儲氫、加氫、運氫、用氫全產業鏈。
運用“互聯網+”也是我們的手段之一。山西將構建互聯網與能源生產、傳輸、存儲、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。通過這種手段,我們可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,促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,提升能源綜合效率,推動能源市場開放和產業升級。
2019年5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《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》,把山西作為全國能源革命的“試驗田”,這是中央賦予山西的重大使命,也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能源工作的行動綱領。
山西省委、省政府總結近兩年打造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探索實踐,將綜合改革試點重點任務細化為“八個變革、一個合作”。作為全省能源行業管理部門,我們將完成好綜合改革試點各項目標任務,采取“八個加快”的舉措,推進全省能源高質量轉型發展:加快煤炭“減”“優”“綠”新征程;加快電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;加快煤層氣產業規模化發展;加快新能源可持續發展;加快能源高效清潔利用;加快全省能源項目建設;加快能源科技創新高地建設;加快能源革命交流與合作平臺建設。